3月15日,位于吴江开发区的某企业成功登陆北交所,成为吴江第31家、年内第2家上市企业。近年来,吴江区企业上市融资工作成效显著、亮点频现,有效助推区内优质企业登陆资本市场,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提高,实现企业通过运用多层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。
“有质量”是吴江上市企业的显著特征。2022年,苏州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公布了苏州上市公司4张分类指标榜单,分别是苏州上市公司市值、2021年度苏州境内A股上市公司营业收入、2021年度苏州境内A股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和2019年以来苏州境内A股上市公司再融资募集总额,位居榜首的均为吴江区上市公司。截至2022年末,2022年末苏州大市仅有的两家市值超500亿元的上市公司均在吴江,同时吴江26家A股上市公司以3092.75亿元总市值位列苏州大市第二。
“有体量”是资本市场吴江版图的区域特色。2022年,全区上市公司通过IPO和再融资共募集资金263.14亿元,其中上市公司完成6单再融资共募资227.68亿元,连续三年突破百亿大关,单数及金额均列苏州大市第一。某世界500强企业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40.89亿元,为2022年全省货币资金募资额最大的再融资项目,并成功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全球存托凭证(GDR),募集资金超50亿人民币,为当年国内企业在瑞士证券交易所发行GDR融资规模最大的项目。
“有特点”是上市公司结构的多样化标志。从上市板块分布来看,目前全区28家A股上市公司中,14家在深交所上市(主板7家,创业板7家),占比50%;10家在上交所上市(主板6家,科创板4家),占比36%;4家在北交所上市,占比14%。从行业及属性分布看,吴江区上市公司大部分为传统行业龙头企业,多个细分行业领域“第一股”,与吴江“千亿级”产业集群行业分布高度吻合;制造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均为约82%,“专精特新”企业占比接近61%。
接下来,吴江区将立足“全年新增上市公司5家”的工作目标,把握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最后一年的关键期,积极引导、科学规划、分类指导、精心培育,推动区内企业抢抓全面注册制改革重大战略机遇,加快打造更高质量的资本市场“吴江板块”。